东莞光明眼科医院:101岁奶奶的视力重生:10分钟手术如何改写晚年“视界”?

来源:中国商业周刊网2025-04-03 15:08    阅读量:10420   会员投稿

百年前,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百岁老人已不罕见。

然而,长寿时代的到来,也让“如何享受精彩夕阳红”成为新的课题:跳广场舞、钓鱼、摄影、刷手机……这些晚年生活的“小确幸”,都离不开一双“看得清”的眼睛。

当101岁的何奶奶戴上老花镜仍看不清孙子的笑脸时,她意识到:“养老”到“享老”之间,差的或许只是一场清晰视界的重启。

101岁何奶奶的“视力危机”

何奶奶今年101岁,是一位人人羡慕的高寿老人,而且她身体硬朗、逻辑清晰,“一年到头基本都没有感冒。”何奶奶女儿说。照理说,眼下正是她无忧无虑享受人生的好时光,可这一年多来,何奶奶的视力逐渐下降。

直至有一天,东莞的何奶奶突然发现眼前一片模糊,“菜都看不清,还怎么做饭?”连手指都只能看清轮廓。

子女们赶忙带老人家到东莞光明眼科医院就医,经检查,屈光白内障专科主任肖迟发现她的右眼视力仅剩“指数级”(只能看到眼前晃动的手指),确诊为白内障——就像一颗煮过头的鸡蛋,原本透明的晶状体已完全浑浊。

“白内障”都会得吗?

如果把眼睛比作相机,晶状体就是最关键的“镜头”。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如同蛋清煮熟凝固),便会逐渐浑浊发黄,形成白内障。

白内障分先天性和后天性等类型,最常见的老年性白内障是晶状体的生理性老化,是年龄相关性的退行性改变。此外,眼部疾病、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也都会加速晶状体发生混浊。

由于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出现白内障的时间也会不一样:

一般来说,50岁以上的人可能会出现白内障的早期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内障的患病率也会随之上升。

早期:视物微朦,像蒙了层雾

晚期:晶状体液化膨胀,可能引发青光眼等并发症

肖迟主任提醒:“当视力下降影响日常生活,就该考虑手术。拖的时间久了,手术难度和风险都会增加。”

“白内障”只能手术吗?

白内障是眼睛晶状体老化的“产物”,是一种晶状体代谢异常和蛋白的变性。到目前为止,在临床上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可以治疗已经形成的白内障,手术仍然是现在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方法。

白内障手术就是“换镜头”。白内障患者的「新镜头」,叫做「人工晶状体」,是一片很迷你很透亮的镜片。白内障手术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手术切口小,创伤小,十几分钟内完成。

目前最常用的超声乳化法摘除白内障:在我们黑眼珠(角膜)的边缘做一个约 3 毫米甚至更小的切口,把已经混浊的晶状体粉碎吸出来,置换一片人工晶状体。

图源:爱尔康

这个晶状体是根据自身眼球数据计算出的、带有一定度数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原有度数选择晶状体,比如很多有近视的患者,经过白内障手术,可以一定程度矫正近视。

现在的无刀飞秒白内障手术可以精确地制作角膜切口、进行晶状体前囊的预撕囊以及晶状体的初步碎核,极大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和可预测性。

高龄≠白内障手术的“禁区”

随着医学技术进步,高龄早已不是白内障手术的禁区!何奶奶的案例中,东莞光明眼科医院肖迟主任医疗团队通过三大核心策略破解“超高龄难题”:

1.术前精准评估:术前对何奶奶精准评估全身状况,定制个性化手术方案;

2.微创技术兜底:手术切口仅2-3毫米,无需缝合,百岁老人耐受度更高;

3.人工晶体升级:植入高端屈光性晶体,一次性解决白内障、老花眼问题,降低二次手术风险。

“现在的高龄手术就像‘精准拆弹’。”肖迟主任解释,“只要术前评估到位,百岁老人术后第二天就能看清,比年轻人恢复一样快!”

何奶奶手术非常成功。拆开纱布的时候,何奶奶感觉整个世界都亮了。

术后第一周来找肖主任复查,何奶奶笑容满面,开心地和肖主任分享:“现在能看电视啦!” 其实,何奶奶一家与肖主任早有渊源,她女儿和女婿的白内障手术同样由肖主任主刀,术后视力恢复良好,看东西十分清晰。肖主任凭借精湛医术,给何奶奶一家人的生活带来极大改善。为了表达内心的感激,何奶奶和家人精心准备了锦旗,郑重地送到肖主任手中 。

“白内障”术后护理很关键

白内障手术虽然简单,但手术后也是需要注意护理的。

?首先要按照医嘱使用滴眼液,不要自己停用滴眼液,也不要擅自改变滴眼液的使用量和频率;

?按照医生交代的时间定期复查,不能觉得自己治好了,就不去复查,也不要长期使用术后用药。

白内障的手术伤口完全愈合需要至少 3 个月的时间,所以手术后前 3 个月要注意:

?避免生水或其他不明液体溅入眼睛表面,不能进行游泳、漂流等容易使水进入眼睛的高风险活动,避免眼球发生感染。

?不要揉眼,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活动、对头部及眼部的外力等,防止还没有长牢的人工晶状体发生脱位。

别让白内障“偷走”晚年的光!肖迟主任表示:“很多老人觉得‘能凑合’就不治,其实清晰视力是生活质量的基础。现在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不仅能复明,还能矫正老花、散光,让晚年生活真正‘享老’。”

家中老人如何应对“白内障”

? 定期检查

建议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尤其是已经出现视力下降的老人,早发现、早干预,别让模糊的世界困住晚年的精彩。

? 避免紫外线

紫外线是白内障的危险因素之一,建议老人外出时佩戴防紫外线的太阳镜,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  控制慢性病

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会加速白内障的发展,老人应积极控制血糖、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合理用眼

避免长时间用眼,尤其是看手机、电视等电子屏幕,适当休息,保持眼睛的舒适。

关键词:

责任编辑:公孙喜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