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优惠退坡车市“淡季不淡”

来源:中青网2024-08-15 15:37    阅读量:12388   

上海市闵行区一家飞凡汽车的销售顾问日前表示,进入8月后,飞凡F7优惠折扣缩水了3万元。

本报资料室/图

“之前的优惠已经收回了。”日前上海市闵行区飞凡汽车的一位销售顾问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目前确实有要涨价的消息,“可能是因为成本原因要涨价”。该销售顾问告诉记者,进入8月后,飞凡F7的优惠已经较7月有所收窄,“原来优惠后价格约为15万元,现在优惠完的价格是18万元。”

事实上,飞凡汽车并非目前唯一优惠退坡的车企。记者日前走访多个品牌发现,目前部分自主品牌车企的产品优惠均有退坡或者收回折扣的情况,但与此同时,合资车企逐渐成为降价的主力,上汽大众在7月的最后一天官宣了最高6万元的降价优惠。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7月,多个自主汽车品牌销量表现不错。其中,蔚来交付新车20498辆,连续3个月交付量超2万辆。理想汽车在今年7月的交付量达到5.1万辆,创月交付量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9.4%。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目前价格战的情况有所变化,但价格战还没有走到尽头。一位汽车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涨价可能是因为成本因素,但汽车行业的价格战还没有到头。“目前行业内的定价权在头部车企手中,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涨价的逻辑都是因为成本和利润。”

“价格战”新趋势显现

一改上半年的价格战趋势,合资车企成为目前车市价格战的主力。

此前有消息称,上汽大众即将全系车型涨价。对此,记者向上汽大众的销售顾问进行了咨询,对方表示,没有收到全系车型即将涨价的消息。而在7月31日晚间,上汽大众官宣了新的降价优惠,用实际行动对上述涨价的消息进行辟谣。

上汽大众方面表示,在上汽大众ID.家族中的ID.4X聪明款和ID.3聪明款都将有不同程度的优惠,并且ID.4X聪明款推出三个车型版本,其中ID.4X极智长续航版优惠幅度达到6万元;ID.3聪明款此次则上线5个车型版本,优惠幅度均在4.4万元。

不只是上汽大众仍在降价,另据相关媒体报道,一汽丰田等合资车企的经销商目前也认为,价格战会进行到底。

与合资车企的大力度降价不同,自主品牌车企们的价格战力度各有不同,但已有部分品牌开始逐渐退坡甚至转向涨价。

“这是为了保护老车主,公司有保价协议。除了旧车型没有价格优惠外,服务包这种附加产品也没有优惠的空间。”该销售顾问对此前相关服务包涨价的消息也予以否认。

事实上,早在6月就有新势力车企开始收回折扣。今年6月,上海市闵行区一家智己汽车门店的销售顾问就对记者表示,智己L6此前的购车权益将收回,新的购车权益将较此前上涨5000元。

除了优惠退坡外,部分自主品牌汽车还选择了涨价,不过幅度并不是很大。记者注意到,包括飞凡汽车等在内的多个汽车品牌近日均有涨价的动作。

对此,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银河E5发布会后的采访中表示,价格不是越低越好,一定要把质量和性能做对比。“吉利要坚持做‘高质优价’,高品质是前提,同时要给用户更优的价格,也就是品价比,如果性能很好,价格可能会高一点点,这是合理的;如果性能不好,价格低或者适中,就是品价比比较低。”

优惠退坡影响有限

在车企进行价格博弈之时,今年7月的车市迎来了“淡季不淡”的情况。

乘联会预计,在今年7月,我国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规模约为173.0万辆,同环比均微降2.0%左右,呈现出了“淡季不淡”的市场行情。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出现上述情况是由于成本和利润问题、“以旧换新”政策加码和车企为即将到来的“金九银十”旺季做准备等多方面因素所致。

惠誉评级亚太区企业评级董事杨菁对记者表示,豪华车品牌在涨价后,市场价格下行预期短期内将有所缓解,各大品牌可能会通过在“金九银十”旺季来临前调整折扣测试市场价格敏感度。

杨菁进一步表示,由于“以旧换新”政策加码,算上政府补贴后,折扣回撤对消费者实际购车支出影响有限。

记者注意到,在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7月24日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提高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

其中,个人消费者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标准分别由原来的1万元和7000元提高至2万元和1.5万元。

里斯品类创新战略咨询汽车行业负责人、高级顾问赵春璋则对记者表示,除去消费者暑期出行等客观因素外,一方面是由于在燃油车时代,终端售价并不透明,由于厂商排产、压库以及相应的销售节点制造出的所谓7月淡季,消费者知道“金九银十”会有大的优惠让利,所以会“持币观望”。

“在目前新能源时代,大部分品牌均是‘直营’或‘官方统一售价’,不存在原有阶段性价格变化。加之今年以来新能源产品层出不穷,供给丰富,即便是在‘淡季’也有新车型上市,提升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赵春璋表示。

“价格战”尚未结束

尽管多个品牌的优惠退坡,但汽车行业的价格战仍是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关键词。

在企业端人士看来,目前不能简单地打价格战。淦家阅日前在采访中表示,吉利一直秉承不简单地打价格战,而是打价值战、技术战、服务战、品质战和企业道德战。“对企业来讲,不简单地打价格战,不代表产品没有价格优势。公司的价格优势一直从产品、原材料、二级三级甚至到最底层的材料都有体现。从研发设计的时候,就要实现可以追溯到产品的要素上。”

杨菁对记者表示,按目前市场的新能源转型步伐,部分外资及合资品牌加大折扣并不能降低旗下燃油车在华市占率下行风险,却对其盈利水平有较明显的侵蚀作用。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间的价格战是否会持续,主动权掌握在龙头新能源车企和智驾新势力品牌手中。

赵春璋则告诉记者,目前所谓的“涨价”与“回收折扣”也不排除是营销手段,制造紧迫性,促使消费者下定,最终还是要销量说话,销量决定了价格。“不考虑品牌溢价,目前新能源汽车相对于燃油车仍有一定的品类溢价,一方面是由于上游直材成本导致,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车企生产能力和规模有限。但随着供给增强、规模变大,新能源产品主流价格也会趋近燃油车市场,这是由买方市场即消费者决定的。”

不过,在价格战的背景下,我国今年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有望稳步提升。惠誉评级相关报告分析认为,今年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将会进一步提升。“与中国的消费降级趋势相反,中国的汽车需求正从结构上转向更高价位汽车,这是源于低收入消费群体的购车需求低迷、整车销售折扣力度加码以及电动汽车车型的推陈出新。”

杨菁对记者表示,“以旧换新”政策加码对于下半年乘用车需求将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三季度同比有望录得较好增长。但由于去年四季度基数较高,我们预计2024年零售销量增长幅度为低单位数水平。此外,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稳步上升,下半年或达到50%左右。

赵春璋对记者表示,客观来看,目前确有部分车企过度降价,导致不赚钱甚至赔钱的情况,但长期来看,通过价格的竞争使得市场回归理性且合理的状态仍是主流。

在赵春璋看来,尽管价格战仍会继续,但我国的汽车市场在今年下半年或许会有一轮新增长。相关资料显示,今年下半年,会有很多车企品牌投放有竞争力的产品和高阶智能驾驶应用等技术,“这无疑会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国家也加大了汽车置换的权益,促进消费者的购车行为,因此下半年中国汽车市场会有新一轮的增长。”

关键词:

责任编辑:苏小糖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