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生物“单腿走路”难持久业绩双降股价破发70%市值两年蒸发317亿

来源:金融界2023-03-02 09:35    阅读量:13121   

“狂犬疫苗之王”成大生物深陷增长瓶颈,继2021年增收不增利后,又出现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近日,成大生物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2022年,其营收约18.15亿元,同比减少13.08%;净利润约7.15亿元,同比减少19.9%。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成大生物是国内人用狂犬疫苗龙头企业,2017年、2018年,公司的人用狂犬病疫苗产品销量连续两年位列全球第一名。

不过,公司却过于依赖单一产品,其人用狂犬病疫苗产品营收由2018年的90.51%提升至2022年上半年的96.9%。但对于医药企业来说,产品过于单一并不是好事,前车之鉴就有如曾依靠奥司他韦风光一时的东阳光药。

二级市场上,成大生物一直惨遭股民诟病,其股价从未达到发行价。据了解,公司发行价110元/股,2021年上市首日取得上市以来的最高价89.99元/股,此后持续下跌,截至2023年3月1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33.88元/股,较发行价下降69.81%,市值蒸发316.66亿元。

深陷增长瓶颈

公开资料显示,成大生物是一家专注于人用疫苗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生物科技企业,主要在销产品为人用狂犬病疫苗、人用乙脑灭活疫苗。

股权结构显示,成大生物是A股公司辽宁成大的控股子公司,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辽宁成大持股比为54.67%。成大生物曾于2014年在新三板挂牌,2020年11月6日摘牌。

彼时,成大生物业绩表现不俗,2018年至2020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76亿元、13.9亿元、16.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98%、20.59%、19%;实现净利润分别为5.55亿元、6.27亿元、7.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72%、12.59%、31.48%,三年合计盈利19.02亿元。

2021年10月,成大生物在科创板上市,彼时,该分拆被称为首例A拆A案例,当时,成大生物也有希望成为首例A拆A第一股,不过最后因注册“拖累”被生益电子抢先。

然而,上市第一年,成大生物业绩就变脸,陷入增收不增利,分别实现营收20.88亿元、净利润8.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3%、下滑2.8%。

而到了2022年,公司营收净利更是双双下滑,根据其2月24日晚间发布的2022年度业绩快报,2022年,其营收约18.15亿元,同比减少13.08%;净利润约7.15亿元,同比减少19.9%。成大生物认为,这主要是受疫情持续流行及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所致。

不过,虽然业绩下滑,但成大生物流动性充足。由于首发募资到账,截至2022年9月末,公司账面资金达到42.8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高达43.18%。同期,公司总负债仅仅4.04亿元,资产负债率低至4.06%。

由于在手现金充裕,成大生物还持续进行现金理财。2022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14.24亿元,持有期间的投资收益1043.88万元。2022年11月,其再次发布公告,公司拟使用不超过27.5亿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成大生物热衷分红。根据同花顺数据,其光是在新三板挂牌期间便累计派息15.59亿元,2021年科创板上市后,虽然净利润下滑,成大生物依然保持其豪爽作风,当年派现4.17亿元,历史累计分红7次,累计分红19.76亿元。

依赖单一产品

事实上,除了成大生物,2022年,在疫情影响下,未生产新冠疫苗类产品的疫苗类企业经营业绩均有一定程度下降。

如主营产品为四价流感疫苗的金迪克,2022年营业收入3.18亿元,同比下降19%;实现净利润4216.74万元,同比下降49%。而主营流感疫苗产品的百克生物(行情688276,诊股)营业总收入10.71亿元,同比下降11%;净利润1.82亿元,同比下降25.42%。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家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产品结构较为单一。

据了解,在人用狂犬病疫苗方面,成大生物作为龙头企业,在批签发、销售量等方面仍然处于领先地位。2017年、2018年,该产品销量连续两年位列全球第一名。在人用乙脑灭活疫苗方面,公司生产的乙脑灭活疫苗是目前中国市场上唯一在售的国产乙脑灭活疫苗,2022年,该产品逐步导入市场。

然而,人用狂犬病疫苗仍是公司最主要的拳头产品,公司营收也基本依赖于此,2018年至2022年,该产品营收占比由90.51%提升至96.9%,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剧。

“单腿走路”显然难以持久,为此,成大生物也在加紧研发,公司已建成细菌疫苗、病毒疫苗和多联多价疫苗等三大研发技术平台,在研产品包括常规疫苗、创新疫苗和多联多价疫苗等各类疫苗共计20余个品种。

在研发投入方面,2017年—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5166.59万元、6838.95万元、1.53亿元、2.22亿元、2.38亿元、1.63亿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05%、4.92%、9.12%、11.12%、11.4%、11.99%。

不过,虽然自2020年开始,研发费率就维持高位,但就研发结果来看,成大生物并未跳出人用狂犬疫苗这一局限。

同期,公司销售费用投入亦是不菲,上述期间内,分别投入2.9亿元、2.9亿元、2.96亿元、2.97亿元、3.84亿元、2.68亿元。

产品结构单一的担忧,或许也传导到了二级市场,自上市以来,成大生物股价从未达发行价。据了解,公司发行价110元/股,2021年上市首日取得上市以来的最高价89.99元/股,此后持续下跌,截至2023年3月1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33.88元/股,较发行价下降69.81%,市值蒸发316.66亿元。

关键词:

责任编辑:燕梦蝶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